12 月 8 日,国内首个全面聚焦 AIGC 的行业峰会“2022 首届 AIGC 共创共建论坛”开幕,论坛由温州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指导,巴比特主办,温州元宇宙创新中心等承办,亚马逊云科技、无界版图、温州市软件行业协会、英中科技创新园等协办。
在主题为《AIGC 高歌猛进,热钱还在等什么?》圆桌论坛上,无界版图联合创始人马千里作为主持人,与四位嘉宾以投资人视角对当前 AIGC 的发展现状、投资机会、产业规模以及未来市场展望展开深入探讨。他们是:
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宋嘉吉;
牛津远航资本创始合伙人钭祺瑞;
天使湾创投合伙人汪震宇;
某大厂战投部投资总监。
以下内容来自圆桌对话,经巴比特整理。
马千里:有请各位嘉宾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宋嘉吉
国盛区块链研究院一直对 Web3、元宇宙做跟进的研究。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关注 AIGC 的赛道,那个时候产品化的东西还偏少,到了今年上半年陆陆续续有产品开始推出,下半年一些相关公司完成了融资,AIGC 成为了行业里面比较关注的点。国盛区块链研究院也跟进了这块的研究,输出了成果。
钭祺瑞
我们是从 19 年回国之后的创立的一个偏早中期的创投机构,目前在关注的领域包括先进制造、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也是我们后续会重点关注的领域。AIGC 这个概念虽然说是很新,其实它的底层技术是比较成熟的,后续看能否在市场的应用前景上有一些大的创新和规模。
汪震宇
天使湾是一家早期投资机构,也做了有 10 多年了,到目前为止投了大概一百五六十家的企业。
某大厂战投部投资总监
我之前在做技术和消费的投资,现在重点方向在看一些元宇宙跟 Web3 的事情,然后也在做一些业务。其实 AIGC 不是我的主航道,但是我会从产业以及之前看 AI 的经验去关注它。
马千里:为什么目前国内的资本对 AIGC 出手相对比较少,大家都在等待什么?
宋嘉吉
我们平时跟上市公司、传统的主流资本接触的比较多,我的感觉是 AIGC 相对来说还比较新,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第二个是 AIGC 发展到现在,toB端的商业模式开始慢慢有些起来,但是整体而言的商业模式还没有那么的完善,现在虽然大家玩得很热闹,但是真正如果把它转化成产品,比如说一些订阅的这种产品的付费意愿到底强不强,这也是个问题。
另外,AIGC 现在出了很多的大模型、平台性的东西,但是具体跟某个行业的结合还不够深入。比如说我前两天拿 ChatGPT 写了一篇研报,写研报的过程当中你发现还是需要很多的工具,因为你必须要求一个东西能够熟悉你的工作流程,单独的 AIGC 它是一个基础能力,单独拿它来卖钱是很难的。
钭祺瑞
我觉得付费习惯这个事情其实是需要培养的,因为在美国的话,它整个的付费的会员注册的习惯其实也是培养了很长一段时间。
创业公司想要进入到这个领域,其实是比较快的,因为底层的代码很多都是开源的,无非就是打开一个垂直的应用场景,然后把一些这种技术的服务做得更加的精细化一点。
汪震宇
一方面它不是一个纯新的事物,本质上还是一个内容生产端的变革,是近年来类似创新的一种延续,包括根据自然语言生成的语音合成,基于知识库的封闭场景的有效的互动,包括根据自然视频、语音合成的数字虚拟人等等,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系列的类似创新的一种延续。
第二点,关键是探索价技术的价值和应用场景,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比如说我们大幅度降低了创业内容的生产成本,这个核心价值点对于什么样的人群具有真实的价值?
第三点,资本短期的态度冷暖其实没那么重要,但是长期而言,今天的 VC 来会越来越关注技术创新背后的价值和落地场景,而这个也是一种回归,回归到一个非常传统的问题,就是你的用户到底是谁,我们究竟提供了什么样的独特价值?
某大厂战投部投资总监
宏观环境以及投资圈的大环境导致大家的风险偏好下降非常多。
早期投资人对早期项目的商业化应用或者现金流的要求相比之前更高了,不管是像 AIGC 这样比较火的概念还是其他的创新的前沿的场景都有蛮大影响的。
具体到 AIGC 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和商业化相关的东西。因为每个产业都有它的刘易斯拐点,在我看来需要找到可规模商业化的场景,并且证明出来。
AI 的这些创业公司在早期花了相当大的时间和成本去说服各个产业的公司去使用 AI 的产品,AI 要证明自己能够规模化替代人工这件事情在很多产业花了至少 1~2 年时间去论证,直到像商汤、旷世找到安防这样有价值的场景。
我觉得 AIGC 可能也是类似的,大家在寻找可规模化的产业的机会,我预估计可能会在有一些比如说对单点图片需求很高对生产率效提升带来的创业的增量价值的行业,可能会最先有可规模化的商业化。
第三个,标的的选择。其实大家很多现在是基于 Stability AI 的底层模型,创业公司出来也没有很长时间,这些标的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百度或者是其他的这种 AI 很强的公司的人下场创业会不会更有竞争力?
马千里:AIGC 一方面开源,另一方面它有很多贴近 C 端的应用,怎么看 AIGC 产业的投资机会?
宋嘉吉
虽然像 Stable Diffusion 这些是开源的,但是他们的数据集都不开源。就算你拿到同样的东西,也复原不出它的内容。尤其是它的训练基本上都是以英语、拉丁语系,所以你用汉语增加翻译器,是得不出同样的效果的。
所以对开源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打引号的,它并没有完全开源,好比我告诉你这个菜应该怎么做,主料用的是一条鱼,但是我不告诉你应该怎么加佐料,煮多长时间,你是很难把口味跟效果给复现出来的。
另外从点上来看,以前我们都是用 AI 来辅助人来做某个事,现在变成了我们激励 AI 去生成一些内容。AIGC 对用户习惯的改变,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会慢慢形成,提出好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第三个是算力,我们国家也讲了东数西算,过去几年也建了很多的数据中心,但是我发现现在在 AI,尤其像 AIGC 里面,计算集群对于计算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可能更加纯粹的集中于像 GPU 的并行计算,这个可能跟以前会有一些不一样。
钭祺瑞
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因为它能够解决一些之前需要外包或者对外协同的业务。它能够帮助 C 端或者说 B 端解决部分工作量,或者是一些创意要求不那么高的工作量的工作。
汪震宇
作为 C 端用户来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感受是它带来一种惊喜,就是说它输出的东西会帮助你打破固有的知识和认知框架,我有一次输入了“李白沉舟将欲行”,出来东西完全不是我想的那种东西,我感受到了它是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固有的一些框架。
第二点,在 AIGC 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比较熟悉但又已经显得比较陌生的一种开源的精神,虽然它是局部的。
某大厂战投部投资总监
我觉得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现在的落脚点在 GC,在应用层面的内容产业应该会有一个很大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极大化。
生产效率的极大化会带来一个事情就是生产成本以及生产门槛的极低化,它其实可以让用户平权,用户本身也可以作为创作者。这个理念其实在 Web3 或元宇宙的时代都一直也在提,但是对用户来说还是有门槛的。AIGC 有机会把门槛降到更低,之后就会带来一些生产关系的变革,用户转换成创作者,从中可以享受到相应的商业红利。国内有机会出现一些 UGC 平台,并且从中发掘一些内容的商业模式。
第二点,AI 的技术在演进,从运算智能、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AIGC 只是它底层技术演进的一层表观形态的行业方向,但是它可能会有很多别的方向。
马千里:AIGC 的产业规模有多大,未来会不会出现很大的上市公司?
宋嘉吉
AIGC 主要的落脚点在 GC(generated content),包括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如果把这些东西的市场都加在一起,肯定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实际上我们在去看这个行业初期的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用户的数量的增速在什么水平,每个月能够带来的付费意愿,即便你一开始只付一块钱,下个月能付两块钱,我觉得也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有人说要 ChatGPT 会替代 Google 的搜索的功能,肯定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的体量的东西,但是现在它离 Google 的距离其实还很远。在一个产业发展初期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去扎扎实实的看这个行业的增长,与其用一个数字来概括市场的空间,不如看每个月的边际变化来的有意义。
马千里:如果大厂入局 AIGC,这些领域的创业企业是不是都会死掉,或者说这个领域企业要另辟蹊径做一些创业机会?
某大厂战投部投资总监
我的答案是不会的,在无数的新行业发展的时候都会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也没见到大厂真的把哪个行业摁死掉,反而是最近几年大厂被新的行业的发展者反复摩擦。
大厂主流的方式还是会贴合自己的业务走,在自己的业务场景里面去做 AIGC 的落地和商业化。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我觉得可能有几个方式去突破,一个方式可能是拼速度,特别是对很多新鲜的应用和前端的东西的接受和响应的速度是比大厂要快很多的。因为 AIGC 之后内容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所以会有机会去做一个新的形态的内容平台,让用户在这个内容的获取中有更多的非常简单的创作点和反馈点,然后再分发出去,会有很多这种小而美的 toc 的产品的公司爆发出来,没准就有机会长成一个很不错的公司。
第二个就是拼专业,AIGC 里面会有很多专业场景,比如专业的或者垂直化的风格的训练,垂直化的场景的训练,比如去做创作者的赋能的工具的生态,包括版权的生意。
第三个层面是拼理念,Web3 和区块链是在改造生产关系,AIGC 和像 ChatGPT 这种改造的是生产工具或者提升生产效率,它本质上都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平权,平权的理念让用户作为整个产品形态和经济形态的参与者有更大的权重。
马千里:国内的 AIGC 企业发展要注意一些什么东西?你是怎么去看中国的机会?
钭祺瑞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一开始就要抱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会更加有竞争力。
在版权的素材方面,可以争取跟欧洲或者美国的一些大的 IP 方进行合作,这个也是对于后续的一些创业企业比较大的差异化竞争。因为不管是怎么结合它的底层的素材其实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个就是说能够先切入一个垂直化领域,而不是做太宽和太泛的内容,真正后续能够付费的也绝对是小部分用户,能够把会员用户服务好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就是在市场方面,国内的团队应该是比较强的。但是在一些原创的技术,包括一些更加全球化的范围的一些视野来看,国内的团队相对来说比较弱的。因为这里面需要去整合的资源比较多,包括海外的一些 IP 的资源,海外的版权资源,而且可能对资金的要求以及团队的能力要求会比较高。
汪震宇
第一点还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个“鸭”不是投资人而是创业者,因为创业者是真正站在水里边的,他真正理解水的温度,水流底下的逆流、顺流等等。
第二个层面,由点及面。我们在很多的行业其实也是先有一个点下去以后逐步的从这边扩展出去的。2010 年的时候,我们投消费互联网平台比较多一点。2015 年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从消费互联网往产业互联网变迁的一股大潮。2017 年的时候,区块链火了,但我们相对会比较慎重,我们把市场上的团队都聊了一圈,后来投了一家做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项目。
第三,识别变革和改良,敬畏周期。很多的趋势性的脉动,本质上还是属于一种周期性波动,不一定是意味着一种非常长的变革,我们对周期要有更深的敬畏,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投的时候跟退出的策略会有一定的关联。
马千里:展望一下未来 AIGC 未来是一片蓝海还是会成为红海?
宋嘉吉
最近涌现出来的 AIGC 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我觉得如果从说生成图片或者单一的从应用上来看,单一点的应用上来看,它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每家估计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是现在其实从基础的模型或者底层开始做起的相对比较少,壁垒可能也相对比较高,包括投资的金额,需要的人才也比较多,就跟做安卓手机一样,如果你不能从底层开始做,你的优化也很难做得特别的好。所以底层的技术是一个能提高壁垒的方向。
另外一个我前面也提到的跟某些行业结合的比较紧的,比如说你要服务于动漫行业、游戏行业或者金融行业都可以拿这个东西去做,但是还是要与工作流程相结合,这个里面我觉得还是会有一些机会,单点技术会越来越成熟,单点形成文字,生成图片的这种公司会越来越多,但是像这种产业结合的点上的需求也会逐步的被激发出来。
钭祺瑞
可能会跟当时的短视频一样到后面会形成相对头部的一些企业的聚集效应。差异化竞争的话,我的看法是尽量国际化一点。因为 AIGC 用户还是偏国际化的,有可能是国外的用户的付费的意愿会更高一些。
汪震宇
无论是就工具属性而言,还是社区的或者内容平台的属性来说,未来都很有可能演变为赢家通吃的格局,行业大概率还是会高度集中的,所以也很难会有百花齐放的格局,而是我花开后百花杀。
某大厂战投部投资总监
底层的东西会是“我花开后百花杀”,因为底层的东西的投入成本以及技术水平的要求是非常高,而且对于训练素材集的要求也很高,而且因为有开源社区,其实开源社区本质上大家 feed 的素材也都是在帮助 AI 去更好的训练他的模型。
但是我觉得可能往上层,不管是行业的垂直化的应用、专业化的工具或者是一些生态的建设,有很多场景都还是有机会去做出很多有的会大而全有的会小而美的东西,这个生态应该还是会比较繁荣的。
文章标题:AIGC 高歌猛进,热钱还在等什么?丨2022首届AIGC共创共建论坛
文章链接:https://www.996btc.com/1009.html
更新时间:2024年08月22日
1.本站大部分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service@996btc.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2.资源所需价格并非资源售卖价格,是收集、整理、编辑详情以及本站运营的适当补贴,并且本站不提供任何免费技术支持。
3.所有资源仅限于参考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请阅读尚链财经服务协议。